農曆3月15日-寒單爺的故事
寒單爺的稱呼繁多,有: 邯鄲爺、 玄壇元帥、玄壇爺、趙玄壇、銀主公王、趙元帥、趙府元帥、武財神等。有關寒單爺的傳說,起源得很早,最早是記載於晉干寶所撰《搜神記》之卷五,趙公明(寒單爺)被視為上帝派往人間督鬼取人命的三將軍之一;而梁朝陶弘景在《真誥》中,則稱他為 「上下冢中直氣五方神」,所以,在最初時期,趙公明是被歸類為冥神、瘟神系列的神明。至隋唐時期,隋文帝封趙公明為「感應將軍」。在元、明時期,趙公明逐漸演變為道教的護法天神。又根據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》記載,趙公明姓趙名朗或玄朗,字公明,原居終南山修道,是日精之一。古時天有十日,九日被后羿射下後,變化為九鳥,墜落於青城山,變成九鬼王。八鬼行病害人,但趙玄朗卻獨化為人,避隱蜀中,精修至道。張陵在青城山煉丹時,收趙玄朗護衛丹室,天師丹成,分丹餌之,遂能變化無方。趙玄朗食丹以後,其形酷似天師。天師遂命其永鎮玄壇,授以「正一玄壇元帥」,故號「玄壇元帥」。玉帝降旨召為「靈霄副元帥」,而後奉天門之命,策役三界,提碘九州,封為「直殿大將軍」,又因其神通廣大,具有呼風喚雨、治病禳災等大神力,故上天聖號為「高上神霄王府大都督、五方巡察史、二十八宿都總管、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帥」,因而臺灣人多以「玄壇爺」、「玄壇元帥」來稱呼。
另傳,當今道教宮觀中的財神神像,為商朝武官「趙公明」,因為很會理財而富有,人民奉他為武財神。原為峨嵋山羅浮洞的鍊氣士,黑面濃鬚,頂盔披甲,一手執神鞭,一手執元寶,跨下黑虎,隨身攜帶百發百中的定海珠與縛龍繩法寶,自古世居山內精修道術,武藝高強,在「封神演義」中,為商朝勇將,商、周交戰時,應聞仲太師之請下山,助殷商一臂之力,戰無不勝,攻無不克,後來死於姜子牙七箭封喉的法術,死後被封為「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」。功成圓滿,成為職司禳災保安、買賣生財之神,御位中路財神,又受玉皇大帝玉旨敕封為三十六天官之首,命他率領四位部屬:招財天尊-蕭昇、納珍天尊-曹寶、招財使者-陳九公、利市仙官-姚少司,合稱「五路財神」,職司掌管天下四方財庫,迎祥納福,統管凡間之禍福,被奉為「武財神」,道家稱之「趙元帥」。因此,民間為迎春接福,擴展財源博取財神爺的歡喜,紛紛於元宵日供奉水果、牲醴等供品,祭拜「玄壇爺」,祈求來日財帛如泉湧。
寒單爺的名稱又有:寒丹、韓單、韓鄲、韓丹、邯單、邯丹等多種,究其原因,應該是口耳相傳過程中所造成的變化。不少民俗學者相信,「寒單」應該是「玄壇」的訛音所造成,所以多半也認為「炸寒單爺」,即是早期臺灣元宵夜特有,又稱「走佛」的「迎玄壇爺」遊街習俗。但又相傳,寒單爺生性怕冷,天寒時即心痛,因此,當寒單爺出巡時,信眾皆以火炮為財神爺驅寒取暖,故有「寒單爺」的稱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