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3月28日 尹府千歲的故事
尹府千歲的由來,根據新塭嘉應廟沿革簡介所述:
尹王爺傳聞乃天庭龍天護法,領玉旨降下凡塵遊巡四大部洲。臨凡玉皇大帝御前領妙元朱砂神筆,以解蒼生困厄,女媧娘娘再贈混元七彩寶石以鎮邪魔,龍天護法領玉旨,右執妙元朱砂神筆,左握混元七彩寶石,頓化一陣祥光穿梭雲間降臨東勝神洲之東南方,今之台灣島上。台灣之西南方有一倒風內海,今之好美新塭一帶。當時居民以補撈為業,濱海汕頂常是漁民撈魚苗駐足之處,風和日麗,本庄有一漁民依舊在海濱勤撈魚苗以為生計,涼風徐徐,海波陣湧,不知何時漂來一塊樟木樹頭,擋住撈魚去處。漁民心想暗思:此木必有蹊蹺,便自言道〔木若有靈,顧我漁撈豐盛,再行攜帶返庄〕果然心想事成,滿載而歸。日復一日,漁民皆以此話而得滿載魚苗而歸,越數月漁民將樟木頭攜帶入庄,行至嘉應宮前此木,猶如千斤萬石未能再行,而將此樟木放置宮旁,是夜,此樟木似有祥光閃閃,遍佈宮前,里人甚應驚訝,幾經問神扶乩得知,此樟木頭為神靈所沾,日後代天宣道,教化黎民。幾經祈神擇日雕塑金身恭迎入廟奉祀,從茲而後神佑里人魚蝦豐收,人丁旺盛,嘉應廟就此參香者眾香火興盛。
據後學所知,新塭尹府千歲,當地俗稱「六王」,據說祂是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之義弟,排行老六,與南鯤鯓的吳府三王交情匪淺,新塭嘉應廟每有活動必前往南鯤鯓代天府恭請吳府三王到此觀禮。
相傳新塭嘉應廟之六王『尹府千歲』相當喜歡看戲,而當年與五府千歲渡海來臺之時,適逢新塭大拜拜做戲,基於此原故,南鯤鯓三王便推薦六王留在新塭奠基。
尹府千歲,當地俗稱「六王」,據說祂是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之義弟,排行老六,與南鯤鯓的吳府三王交情匪淺,新塭嘉應廟每有活動必前往南鯤鯓代天府恭請吳府三王到此觀禮。傳說南鯤鯓代天府原是奉祀七府千歲,這七府千歲即為李(大王)、池(二王)、吳(三王)、朱(四王)、范(五王)、尹(六王)以及深山尉池(老池王),相傳其尹府千歲即今嘉義新塭嘉應廟的尹府千歲(六王),而深山尉池(池府老千歲)即今蚵寮保安宮的池府千歲,更有一說是鄭府千歲,即鄭成功鄭王爺,但在早年由該廟建王船醮將鄭王爺恭送回大陸。
聽說新塭的尹府千歲都是坐轎辦事的,本身並無採用乩身,祂不曾開口說話,其原因據說尹府生前是個啞巴。
還有聽老輩的講法,尹府千歲本身是屬南鯤鯓的神明之一,早期五王知道尹王喜愛看戲,當時剛好新塭每月多有大戲演出,因為尹王本身是個啞巴,所以玉帝特賜給祂一枝毛筆,以讓祂寫字傳達,而那支筆也成了尹王外出境的信物。有天五王騙尹王說新塭有戲可看,尹王那枝毛筆是從不離身,五王就說反正新塭就在隔壁沒帶也沒差,因此尹王就沒帶而到新塭看戲,但毛筆是尹王的出入境的信物,看完戲之後,尹王準回南廟時,竟被外的兵馬攔阻,此時毛筆在五王手上,無信物無法入境,此後就降臨新塭嘉應廟,讓世人供奉。